2021年9月25日下午,為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歷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用好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血脈,九三學社北京大學委員會在學校統(tǒng)戰(zhàn)部的大力支持下,組織校內九三學社成員近30人赴北大紅樓參觀學習,重溫五四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北京大學紅樓的前身為北京大學第一院,是一座具有革命傳統(tǒng)的近代建筑,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紅樓遺存有校長室、校長辦公室、第二閱覽室等,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愛國運動的主陣地,是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進步思想的重要場所,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在這座通體紅磚砌筑的百年建筑里,各種文物影像生動展示了早年北大的發(fā)展歷史。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具有重要的歷史、政治和文化價值。
社員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逐步參觀紅樓內遺存的文物資料。講解員首先總體介紹了北大紅樓的歷史以及其在中國共產黨在建黨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思考問題,北大紅樓為何能夠開風氣之先,成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最早基地?如何成為中國共產黨誕生早期活動的重要場所?一群知識分子又何以能夠掀起時代狂瀾并最終挽救民族危亡?
一行人隨后按序參觀紅樓內展示的各部分內容,逐步了解紅樓歷史以及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歷史和不朽業(yè)績。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江河日下,復興前程迷茫。而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在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它點燃了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新希望。
隨后老師們參觀蔡元培先生的相關文物展示。北大紅樓始建,次年北大迎來一位大刀闊斧的改革者——蔡元培。他被北大人稱為“永遠的校長”。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時曾在北大紅樓里辦公。在這座紅樓里,蔡元培引領群星璀璨的教授團,提出“兼容并包”的學術思想。在蔡元培任校長期間,開“學術”與“自由”之風,對近代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不僅為中國近現(xiàn)代資產階級大學教育理論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其中許多真知灼見,對后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接著,一行人參觀了紅樓遺存的校長室,公共教室等。在紅樓,共產黨人點亮了革命的真理火種。1918年,李大釗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教授。十月革命后,李大釗經過深入的觀察和縝密的思考,從1918年7月開始,先后發(fā)表多篇文章,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指出十月革命所掀動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李大釗在紅樓首開馬克思主義課程,培育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史學思想史”是史學系的選修課程,授課地點在紅樓第十四教室;“現(xiàn)代政治”是政治學系的講座課程,李大釗講演《工人的國際運動》,地點就在紅樓第三教室。
通過本次參觀活動,社員們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來北大紅樓學習深受教育?;仡櫄v史,北大和九三學社曾肩負國家和人民的責任,上下求索。眺望前方征途,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誨,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創(chuàng)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