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金舒年:爸爸人生的最后一課


我在這里首先要說的,也是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感謝”,是“深深的感謝”,是“衷心的感謝”。一是要感謝全國政協(xié)、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和九三學社中央等有關(guān)單位的領(lǐng)導(dǎo)對我父親的尊重和關(guān)懷。記得一個月前的14號,我父親離開這個世界的那天早晨,是韓啟德主席第一個來到病房看望,親切溫暖的話語給了我們家屬巨大的安慰。那天,他的一些朋友和學生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直到把他送進另外一個世界。一個星期后,各界領(lǐng)導(dǎo)和朋友們又冒著凜冽的寒風來參加我父親的告別儀式。所有這些,都讓我們深深地感到,病魔無情,人間有愛,使我們在失去親人的無限悲痛之中也感受到了人情的溫暖。二是要感謝九三學社中央組織的追思會,同時也感謝在座的各位領(lǐng)導(dǎo)、老師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參加今天的會議。最讓我們家屬感動的是,你們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真心誠意的,是出于對我父親的敬意和懷念。我想我父親的在天之靈也會為此而深感欣慰的!

剛才大家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回憶了我父親的很多事情,有些是我知道的,有些是不知道的,但我聽了都非常感動。今天我也來講一件事情。在座的各位中很多人都聽過我父親講課,但是可能不知道他生平講的最后一次課是什么、是在什么時間、地點講的。我今天就來告訴大家深深留在我記憶中的我父親生前講的最后一課。

在我父親生病住院期間,曾經(jīng)有1個多月的時間他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在住院。也就是有時候晚上不住在醫(yī)院,只是白天去醫(yī)院輸液,輸完液就請假回家,這樣的情況是從去年的8月2日開始的,一直到9月14日中秋節(jié)。我爸把這段時間戲稱為“走讀”。9月6號那天,就是他“走讀”的時間。那天我在醫(yī)院陪他輸液,在談到他最關(guān)心的外孫女天天的時候,我告訴我父親,孩子大了,漸漸懂得思考了。最近在老師的啟發(fā)下,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了。我爸聽了很高興,說正好我在這方面作過深入的思考,待會兒我來給她講講人生的意義。下午我愛人帶著天天到醫(yī)院來,接我和我爸回家。從醫(yī)院到翠微西里,也就是短短的不到半個小時的路程吧,我爸就在車里給我女兒天天講了他生平的最后一課,內(nèi)容就是關(guān)于人生的意義。

我記得他是從人的出生講起的。他說每個人都生活在大自然當中,按照自然規(guī)律走完自己的一生。所以人的出生也是一件自然發(fā)生的事情,是自己所不能選擇的。我們既然來到了這個世界,就不可能離開這個社會。而這個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與人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譬如我們?nèi)粘S玫淖酪?,吃的糧食,都是別人經(jīng)過辛勤努力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一個人想要獨自創(chuàng)造一生需要的所有物品,想必是不太可能的。既然我們接受了這么多社會的饋贈,受到了這么多未曾謀面的人的幫助,那么盡自己的所能去回報社會就是理所當然的了。這就充分體現(xiàn)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句話的合理性。在這個回報過程中,我們不僅提升了自我價值,同時也為社會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確實是一件一舉兩得的好事。而努力回報社會的同時,對于我們自身來說,也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接著,他講到了一個叫做“馬斯洛需要層次”的理論。這個理論說的是人有五種需要,它們體現(xiàn)為高低不同的五個層次,第一層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第二層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層次的需要是愛和歸屬的需要;第四層次的需要是被尊重的需要;最高層次的需要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當時,我父親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對這五種需要一一作了解釋,我在這里就不再重復(fù)了。他告訴天天說,這五種需要以一種漸進的形式表示出來,必須要先滿足低層次的需要,然后才會去實現(xiàn)高層次的需要。這就好像我們爬一座大樓,我們必須先上到第一層,再到第二層,逐層地向上走;想要連第一層都不走就直接跨到頂層,那是不可能的。

他接著說,我們在實現(xiàn)這五種需要的過程中,既不斷地得到社會上其他人的幫助,享受別人創(chuàng)造的物質(zhì)和精神財富,同時我們也要努力為社會作出我們的貢獻;這樣就會慢慢實現(xiàn)最高層次的需要,也就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而想要實現(xiàn)人生的最高目標,不發(fā)揮自己最大的特長是不行的。我觀察了你這么多年,覺得你在寫作上確實有一定天賦,對文學和語言也比較感興趣,今后按照這個方向堅持走下去。選對了方向,接著就是怎樣才能努力達到目的的問題了。而想要實現(xiàn)自我價值,只有一條道路,就叫做“修身克己”。所謂修身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專心于一點;若是什么都隨性而為,那最后就只能一事無成了。你可能要說了,那多難啊,多不好受啊,不過這些難受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快樂相比,就又都不算些什么了;何況當你全身心投入于你所擅長所喜愛的事情的時候,你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種無與倫比的自我與世界的統(tǒng)一感,這是一種深層次幸福的感覺。在修身克己的途中,你還要記得兩句話,叫做“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盡自己的全力去做,卻不強求最后的結(jié)果。希望這些話能夠?qū)δ愕娜松袔椭?/p>

以上就是在我的記憶中,我父親所講的最后一段既風趣幽默,又邏輯嚴密,含義深遠的話。也可以說是他作為一個教師的最后一課。我想,我父親的一生,是勤奮努力,刻苦鉆研的一生,同時也是卓有成果的一生,可以說在他的人生中充分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F(xiàn)在,他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和思想財富卻永遠留在了這個世界上,成為我們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最后我還想說,作為他的后代,我們也一定會按照他的希望好好生活,并努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爸爸,請您的在天之靈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