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社史人物--潘菽


潘 菽(1897-1988),江蘇宜興人,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九三學社重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 九三學社成立時為理事,后歷任九三學社第一、二屆中央理事會理事,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會常委,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從1958年起一直是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曾任南京市和江蘇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政協(xié)副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

1897年7月13日,他出生在一有著“耕讀傳家,不入仕途”祖訓的書香之家。1920年,潘菽大學畢業(yè),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考取了官費留美。 先后在加利福尼亞大學、印第安那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1927年,潘菽學成回國,應聘到建立心理學系最早的第四中山大學(后改稱中央大學)任教。新中國成立后,潘菽先后任南京大學心理系主任、校教務長、校務委員會主席、校長,直到1956年調(diào)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任所長,在大學任教長達30余年。在30余年的執(zhí)教生涯中,他為我國心理學的建立與發(fā)展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1955年,他當選為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同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南京大學心理系并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潘菽擔任所長。他的基本思想是:我國的心理學必須走自己的道路,要為我國的社會發(fā)展服務。他是中國心理學工作的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和研究者。他認為心理學必須對人的本質(zhì)有一個符合科學的理解;認為心理學既有自然科學的性質(zhì),又有社會科學的性質(zhì),是具有二重性質(zhì)的中間科學,是跨于兩大科學門類之間的一門獨立的基礎科學。他特別指出,心理學研究必須貫徹生活實踐的觀點,而不能采取把心理現(xiàn)象孤立化的觀點;要對人的地位有一個恰當?shù)睦斫?,而不能把人的心理降低到動物的水平以至人獸不分。他把整個心理活動分為意向活動和認識活動兩個主要范疇,認為心身問題是一個體用問題,即身體是心理的主體,人腦是心理的主要物質(zhì)器官,而心理是身體,尤其是人腦的一種機能和作用。在他的倡導和積極推動下,我國古代心理學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潘菽不僅是一位有淵博心理學思想的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有廣泛影響的社會活動家。早年在北京大學就讀時即參加了“五四”運動,是被捕的32名愛國志士之一;抗戰(zhàn)時期1939年,潘菽與梁希、金善寶等人在周恩來、潘梓年的支持下,組織了“自然科學座談會”,討論時局,閱讀《新華日報》,學習馬列主義代表著作,成為中共的親密戰(zhàn)友。在周恩來、潘梓年的授意和中共黨組織的贊助下,1944年,潘菽與梁希、金善寶、涂長望等人,聯(lián)合了包括竺可楨、李四光、嚴濟慈等著名科學家在內(nèi)的100多人,共同發(fā)起組織了“中國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為發(fā)展黨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團結(jié)廣大的科技界知識分子,壯大抗日民主運動的陣容做出了積極貢獻。在他的影響下,“自然科學座談會”和“中國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的不少成員后來都加入了九三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