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智能電子設備、數字化生存,這些在年輕人眼里是最簡單不過的技能、習以為常的一切,對于老年人來說,卻像是另一個世界,是一條跨越不了的鴻溝。
今年上海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九三學社社員許麗萍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居家環(huán)境“適老化改造”工作的建議。
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印發(fā)《關于本市開展居家環(huán)境適老化改造試點的通知》(滬民養(yǎng)老發(fā)(2019)31號文)。居家環(huán)境適老改造包括細節(jié)改造、局部改造和整體性改造;平臺服務流程包括政策評估、上門評估、合同簽訂、施工改造、驗收交流等。符合條件的居民可以在線申請,并享受差別化的補貼政策。
目前居家環(huán)境適老化改造正在上海市5個區(qū)6個街道試點。許麗萍在社區(qū)調研中獲悉,市民對相關政策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她發(fā)現,截至2020年11月15日,全市總計申請適老化改造家庭達到683戶,80周歲以上的老人約兩成,大部分是由子女申請,說明高齡老人對適老化改造政策了解不多。
調研也發(fā)現,部分家庭對適老化改造中功能性產品的配置、局部改造與整體改造的流程等尚不十分清晰;不同房屋結構的改造難點不同,需要針對性的改造方案。部分市民對適老化改造的施工質量管控有所擔憂;而部分低收入老人感覺自我支付部分額度偏高,并希望簡化支付結算流程。
對此,許麗萍建議,政府加強適老化改造工作的宣傳和引導,以更加直觀、簡便的方式讓老人及家庭成員了解相關政策;同時進一步了解老人剛性需求,根據不同房屋的結構特點,由街道、平臺、服務商、施工方一起研討,確定針對性的改造方案;并且完善質量“監(jiān)管鏈” ,加強對服務供應商全流程的動態(tài)跟蹤,確保服務商和施工方在批量訂單壓力下的工程質量,確保適老化改造的專業(yè)度和安全性。
此外,她建議切實保障適老化改造資金到位,并研究特別困難老人補助額度增加的可行性,簡化支付流程,真正方便老人,提升老人對適老化改造工作的滿意度。(界面新聞 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