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造假浮夸莫拿“院士”當招牌


 

越來越多的編造、作假、剽竊等學術不端事件被國內(nèi)外曝光的現(xiàn)象,不僅讓中青年科學家深受其害,也頻頻讓兩院院士感到無奈。

九三學社社員、中科院和工程院資深院士、無機化學家嚴東生說,如今,他經(jīng)常接到參加某些單位或者企業(yè)科技項目評估鑒定的邀請函,去了以后,按照實際情況,“老實”評價該技術具備哪些創(chuàng)新點就打算結(jié)束??蓪Ψ絾挝蝗匀挥X得“不滿意”,暗示最好加上該技術目前是“國內(nèi)先進水平”或“國際同步”等套話。每次,嚴東生都感到為難。“如果確實達到了,我總會幫忙寫,但如果水平并非如此,寫了那就是說假話;但如果不寫,這個團隊或單位可能就無法順利申請項目。”

九三學社社員、中科院院士、植物生理學家沈允鋼出示了一本名為《院士答1000問》的書籍?!斑@是我在逛書店的時候買到的?!鄙蛟输摫硎荆ㄋ趦?nèi),全國生命科學領域的兩院院士就那么幾個??赡苣硞€院士回答過一些問題,但他翻了翻書籍,發(fā)覺某些問題不涉及生命領域,但卻統(tǒng)一冠上了“生命科學院士”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