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結果揭曉。在廣大群眾熱情的投票評選的基礎上,經過有關部門審核、組委會評審組專家投票等程序,最終評選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副主席王選,九三學社社員、著名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王 選(1937-2006) 男,漢族,江蘇省無錫市人,九三學社社員。1958年參加工作,生前系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著名計算機應用專家。
王選主要致力于文字、圖形、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他自1975年開始主持我國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針對漢字印刷的特點和難點,發(fā)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壓縮技術和高速復原方法,率先設計出相應的專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參數)描述筆劃特性的方法。這些成果的產業(yè)化和應用,取代了我國沿用上百年的鉛字印刷,推動了我國報業(yè)和印刷出版業(yè)的發(fā)展。同時,他又相繼提出并領導研制了大屏幕中文報紙編排系統(tǒng)、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統(tǒng)、遠程傳版技術和新聞采編流程管理系統(tǒng)等,在國內外得到迅速推廣應用,使中國報業(yè)技術和應用水平處于世界最前列,創(chuàng)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王選主持研制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被公認為是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后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他被譽為當代“畢昇”。他作為北大方正集團的主要開創(chuàng)者和技術決策人,積極倡導技術與市場的結合,闖出了一條產學研一體化的成功道路。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鄧稼先(1924-1986) 男,漢族,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生前系國防科工委副主任。著名核物理學家。
鄧稼先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早在青少年時代,他就樹立科技強國的理想。1948年到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放棄國外優(yōu)越的工作生活條件,回到祖國。為了發(fā)展國防科研事業(yè),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斗了幾十年。他組織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tài)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出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他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他組織領導了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的研究,組織領導并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與試驗工作。在組織領導與規(guī)劃中國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不僅忘我地投入科學研究,而且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表現出高度的犧牲奉獻精神。他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追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雙百”人物揭曉以來,社會各界反響熱烈,極大地激發(fā)了人民群眾中蘊藏的愛國熱情。胡錦濤等中央領導同志親切會見部分“雙百”人物代表和“雙百”人物親屬,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對那些為新中國創(chuàng)立發(fā)展做出貢獻的優(yōu)秀中華兒女的感謝和崇敬,體現了黨和政府對英雄模范的巨大關懷,體現了中國人民繼往開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的堅強決心。
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精神。“雙百”人物身上所體現的忠于祖國、熱愛人民,追求真理、堅持理想,艱苦奮斗、敢于勝利,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孕育、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厚精神資源。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回首光輝歲月,深感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他們的故事,他們的名字,令人感動,催人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