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討論環(huán)保和綠化的會上,有人指出草是個好東西,對優(yōu)化人類生存環(huán)境有益;然而草在人的心目中卻受到輕蔑,以至名聲不佳,如說草草了事、草菅人命、草木皆兵,以及草率、草莽、潦草,乃至大草包、大毒草,甚至提出斬草除根,對草實在太不公平了。這番話使人很感興趣。過后想想,草在人們口語中雖常有貶義,但在傳統(tǒng)的詩文創(chuàng)作中卻頗受優(yōu)待,往往寫得含有美感并寄以深情。
《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說“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寫睹草色而思離人,愁緒幽深。從那以后,古詩文中凡寫到離別遠行、抒述離愁別恨,就總要以草來作寄托或映襯。如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之十二“風動地起,秋草萋以綠”;南朝梁江淹《別賦》“閨中風暖,陌上草熏”、“青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唐李白《灞陵行送別》“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南唐馮延巳《南鄉(xiāng)子》“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近人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至于寫草何以常與離別羈旅相聯(lián)系,這固然因為淮南小山《招隱士》開其先例,雖是漢人之作而被收入《楚辭》,影響深遠;但更起作用的還在于草本身的特征:“一年一度春草綠”,鮮明表現(xiàn)時序之流轉(zhuǎn),易于觸動久別的憂思;再則在空間展布上,碧草連天,似將人的思念引向遠方,遙無涯際。樂府“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白居易詩“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表現(xiàn)此種情景最為盡致。
草的形象除了常與離別相聯(lián)系,在其他詩作中也多有所見。如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池塘生春草”,是歷來公認的佳句,作者甚至自稱“語有神助”;其佳處即在于作者因久病而昧于節(jié)候,偶然揭開窗簾觀看外景,池塘中新綠的春草特別引他注意,由此意識到窗外已是一派春意,那春草也就顯得分外富有生機。所以此句雖似平平道來,卻是相當準確地表現(xiàn)了詩人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些感受。又,唐劉禹錫《金陵五題》中的“烏衣巷”篇寫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詩本為懷古而作,對歷史上的興衰變遷表現(xiàn)了深沉的感慨;而那橋邊野草、巷口斜陽,就很出色地烘染了相應的氣氛。在諸如此類的詩作中,草的形象都顯得很有詩意和感情色彩。
草有時還成為詩人專詠的對象。近人王國維《人間詞話》說:“人知和靖(林逋)《點絳唇》、圣俞(梅堯臣)《蘇幕遮》、永叔(歐陽修)《少年游》三闋為詠春草絕調(diào),不知先有正中(馮延巳)‘細雨濕流光’五字,皆能攝春草之魂者也。”其中林、梅、歐三闋即是專門詠草之作,草成為詞中的“主角”,與人生的離愁別恨相交融。如林說“余花落處,滿地和煙雨”、“萋萋無數(shù),南北東西路”,梅說“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歐說“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都高度準確地刻劃了草的形性或姿色,深刻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的寄托意義,故謂之“能攝春草之魂”。又當代流行歌曲,往往有俚俗不通之詞,而所聞《小草》一曲,其歌詞的確是一篇詠草的佳作,詞曰:“沒有花香,沒有樹高,我是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從不寂寞,從不憂傷,你看我的足跡走遍天涯海角。春風啊春風,你把我吹綠;陽光啊陽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啊母親,把我緊緊擁抱。……”此詩既含深情,又有哲理;不但充分表現(xiàn)了小草的“自身價值”,又以其創(chuàng)新構(gòu)思突破傳統(tǒng)格調(diào)而富有時代特色;流露在字里行間的還有詩人的溫厚之旨。
以上詩文之所以能將草寫得極妍盡致,皆因作者有較高的人文素養(yǎng),情感豐富而意趣清遠,故而普普通通的小草乃由詩人彩筆而被賦予美學以至文化的意義,在傳統(tǒng)文化中成為婉轉(zhuǎn)表現(xiàn)某些民族心理的優(yōu)美形象。我們現(xiàn)在因環(huán)保意識的加強而開始重視草,這固然表現(xiàn)了對生活質(zhì)量和身體健康的關(guān)心,但主要還停留在生理意義的追求上。
倘若通過全民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和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把對草的重視由科學的考慮擴展到文化的考慮,從生理保健的層面提高到情思意趣的層面,那么人們對草的認識就會有更為豐富的內(nèi)容,環(huán)保綠化也將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