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以科學報國 以一生許國

--??紀念王淦昌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側(cè)記


“一是他作為核武器元勛,為中國強大作出巨大貢獻;二是他作為‘863計劃’創(chuàng)始人之一,為中國強盛作出巨大貢獻。” 5月25日 ,九三學社中央思想建設研究中心成員、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朱良在九三學社中央與三學社北京市委聯(lián)合舉行的王淦昌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上表達他對王淦昌的懷念。

今年5月28日,是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九三學社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王淦昌誕辰100周年紀念日。此次座談會旨在紀念這位為新中國核物理科學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的“兩彈”元勛。王淦昌的長子王德基來了,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邵鴻來了,首都各界人士50余人也前來參加此次座談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得到長足發(fā)展,“863計劃”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863計劃’有王淦昌的功勞。”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副主委王琳說,1986年3月,王淦昌與其他三位科學家聯(lián)名上書中共中央,提出跟蹤世界戰(zhàn)略性高技術發(fā)展的建議。經(jīng)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批準,具有深遠意義的“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綱要”即“863計劃”問世。“863計劃”現(xiàn)已在新技術、新概念、新材料領域開拓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使高科技與我們今天和明天的生活息息相關。王淦昌以自己的言行影響著身邊的人。來自中科院的湯秀章曾與王淦昌共事10年,他在會上回憶王淦昌坐著輪椅來到實驗室的情形。那是1998年5月的一天下午,他跟美國光譜物理公司的人一起正在超凈室里調(diào)試激光器,突然聽見窗外的走廊傳來動靜,回頭一看,立刻感覺熱血上涌——原來王淦昌坐著輪椅來到實驗室。光譜物理公司的人聽說是王淦昌,也都很驚訝,他們說,想不到那么大的科學家,還坐著輪椅親自來到實驗室。

《民主與科學》主編孫偉林稱王淦昌總是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他為此整理了一個按年表排列的線索。1962年,王老回國受命制造原子彈時,慨然說出積蓄在心底多年的話:“我愿以身許國!”正是王淦昌這句話,鼓舞了很多后來者投身科技事業(yè)。

在浩瀚的星空中,有一顆名叫王淦昌的星星,這是對他卓越功勛的一種永久表彰。作為后生輩的九三學社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劉曉卿,雖無緣得見王淦昌一面,但她非常景仰王淦昌的人格魅力。她的話頗有代表性:“當我們緬 先生的時候,可以抬頭仰望尋找屬 先生的光芒。再過100年、200年,不知道我們的后人是不是還能這樣坐在一起緬懷先生,但是王淦昌將與整個星空同在,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