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濱,岳麓山下。
仲夏5月,長沙,九三學社十二屆十九次中常委正在這里舉行。這是一次專題常委會。15位負責同志的大會發(fā)言、分組討論的熱烈氣氛,為這座古城增添了滿目蔥蘢。
以“加強機制建設、整合全社力量,推進社務工作”為專題的常委會還是第一次。2003年以來,九三學社在加強機制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從九三學社組織縱向和橫向之間的力量整合,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和自身建設各項工作之間的力量整合,九三學社組織與政府有關部門之間的力量整合,到九三學社組織與中共黨委統戰(zhàn)部門之間的合作,初步形成了左右互動、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此次常委會就是要對此做進一步梳理,以凝聚共識,形成長效機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從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高度,闡述了加強機制建設、整合全社力量對于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重大意義。他指出,國際國內形勢的發(fā)展,對各項社務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機制建設、整合全社力量,是九三學社擔負起參政黨責任和使命的迫切需要。九三學社有13萬名社員,力量整合得好與不好,決定人才薈萃的智力優(yōu)勢能否充分發(fā)揮。韓啟德強調,要認真研究加強機制建設的途徑,健全組織網絡,搭建活動平臺,完善課題招標制度,加強組織培訓活動,健全各項制度,加強九三學社省委與所在地市委之間力量整合,適時組織大型活動,積極發(fā)現培養(yǎng)使用人才,建立實用的網絡信息系統,有效推進力量整合工作。
在為期2天的會議上,11名常委和4名九三學社中央機關部門負責人作了主旨發(fā)言。與會人員暢所欲言、深入交流,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共謀“整合大計”。
參政議政內外聯動新突破——
2010年以來,九三學社中央將申報和評審確定課題承擔者的課題征集制,改為“以獎代補”制,即由省級組織自由申報課題、最終以被采納的提案確定獎勵對象的征集制;改革參政議政獎勵辦法,擴大獎勵名額,由省級組織自主確定多數獎勵對象。這一做法不僅有效地增強了課題選擇的公平和公正性,也充分調動了地方組織通過提案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提高了提案的質量。九三學社提交全國政協大會60%以上提案由此而來,許多提案被確定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有的還被選為大會發(fā)言。
據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部長郭悅介紹,參政議政聯動大體上有3種類型。一種是九三學社中央確定題目,省級組織參與。如去年進行的“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研究”課題,有10多個省級組織參與前期調研。2010年,九三學社中央“加大對糧食主產區(qū)支持力度”課題,有河南、吉林、黑龍江等多個糧食主產區(qū)省級組織參與。另一種是省級組織確定題目,九三學社中央參與。如九三學社河南省委提出的“建立中原經濟區(qū)”和“在河南糧食主產區(qū)設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地區(qū)”課題,九三學社中央積極參與并將成果報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還有一種是九三學社中央與省級組織共同確定題目、共同開展調研。如今年“工業(yè)綠色發(fā)展”與“林權改革與林業(yè)發(fā)展”課題,就是九三學社中央與江蘇、福建兩個省級組織協商確定題目并一起開展調研。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著重搭建5個平臺:選題論證、中期評估、結題驗收“三段式”調研工作機制,高層政治協商準備機制,“直通車”建言獻策機制,“議政會”機制,市區(qū)兩級組織調研聯動機制。同時,將工作有機融入九三學社中央總體布局中,一方面借力使力,推進北京市委工作進展;另一方面體現服從和服務于九三學社中央的整合力量原則。據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 委主委馬大龍介紹,2008年至今,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參與或與九三學社中央聯合舉辦活動29次。
九三學社重慶市委探索建立“重點調研課題常委負責制”、參政議政課題招投標、邀標和自由申報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和參政議政工作激勵機制。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重慶市委主委謝小軍深有體會地說,機制建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問題。構建機制必須科學設計,以開放思維、務實態(tài)度和扎實工作,立足實際情況,把平時工作中處于零散狀態(tài)的“碎片經驗”篩選、提煉,使其合成為要求具體、程序規(guī)范、操作性強的運作方式;必須務求實效。不管何種機制,發(fā)揮作用收到實效才是好機制,才能為推進自身建設和履職能力提高提供助力。“實效”是檢驗工作機制的“度量衡”;構建機制要有不斷完善的理念和作為。
2008年,九三學社遼寧省委參與九三學社中央就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課題的調研,形成的《將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人的重視和批示,翌年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九三學社遼寧省委主委劉振奎介紹說,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九三學遼寧省委圍繞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積極開展調研,提交多份調研報告,并在省高層協商會上提出多項建議,受到中共省委省政府高度評價。2009年,九三學社遼寧省委配合九三學社中央就“低碳經濟與綠色建筑產業(yè)發(fā)展”課題開展專題調研,推動了遼寧省低碳經濟與綠色建筑產業(yè)的發(fā)展。2010年,九三學社遼寧省委深入中科院沈陽金屬研究所、東北大學等單位,就我國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進行調研,形成《關于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幾點建議》等3份調研報告,被九三學社中央采用。
九三學社湖南省委主委張大方說,縱向三級聯動,即九三學社中央——省委——市委及基層組織聯動。這是近幾年九三學社湖南省委重點課題形成的主要渠道。2008年,《倡導“綠色精量消費” 促進“兩型社會”建設》的課題,就是在九三學社中央兩次組織來湘調研基礎上形成的。這一課題成果成不僅作為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向中共省委省政府的匯報材料,還形成提案成為省政協“1號提案”。
近年來,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不斷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打造條塊聯合、區(qū)校合作平臺。九三學社上海市委主委趙雯介紹,以高校九三學社基層組織為主體的“上海高校論壇”、以九三學社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員會為主體的“浦江學科交叉論壇”以及工業(yè)八基層聯席會議、“知識楊浦”九三論壇,區(qū)縣參政議政聯席會、直屬基層參政議政聯席會,就是在不同層面,采取不同合作方式,形成形成的參政議政平臺。利用這類平臺產生的《大力推進科普建設 增強上海文化軟實力》、《高校自主招生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等成果,提高了參政議政水平,增強了基層組織活力。
借力政府資源,最大優(yōu)勢是能做到知情參政。九三學社廣東省委主委姚志斌說,2008年以來,九三學社廣東省委與省科技廳合作提出的《以政策創(chuàng)新促進自主創(chuàng)新提高廣東核心競爭力》提案,被省長黃華華領銜督辦;與省發(fā)改委和財政廳合作提出的《完善協調機制推動<珠三角規(guī)劃綱要>又好又快落實》、《對完善收入分配體制的若干建議》,與省社保廳合作提出的《關于保障房均衡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建議》,被省委書記汪洋領銜督辦。這不僅提高了履職實效,鼓舞了士氣,也加深了中共省委省政府領導對九三學社的認識。
注重上下、左右、內外整合,是九三學社四川省委開展參政議政工作的一條重要經驗。據該省主委黃潤秋介紹,九三學社四川省委積極參加九三學社中央組織的課題調研,向所屬地方組織廣泛征集參政議政成果;與九三學社重慶市委簽訂《關于加強工作合作協議》,共同開展現代農業(yè)專題調研并實現成果共享;圍繞西部大開發(fā)、“十二五”規(guī)劃的制定實施、建設西部經濟發(fā)展高地、加快文化體制改革等課題與在蓉高校、省級相關部門開展聯合研究。《關于汶川地震災區(qū)生態(tài)修復的調研報告》就是整合社內外力量、匯聚眾智的典型案例。
九三學社湖北省委主委田玉科認為,“四結合”、“六聯動”的調研方式是提高參政議政質量的有效途徑。“四結合”即社內組織機構之間結合,九三學社省委重點調研課題與專家學者自身專業(yè)結合,務虛與務實結合,社內與社外專家結合。 “六聯動”即九三學社省委與中央調研課題聯動,與省政協專門委員會調研工作聯動,與社內專家專業(yè)優(yōu)勢聯動,與所屬各級社組織聯動,與具有專業(yè)性基層組織和個人聯動,與九三學社省委專門委員會的特點聯動。
社會服務上下聯動集智聚力——
民主黨派資源有限,要使社會服務工作有成效有影響,就必須創(chuàng)新理念,拓展空間,跨區(qū)域整合資源。九三學社中央社會服務部部長茍紅旗認為,“九地合作”要從引進資金、助推發(fā)展,聯合攻關、破解難題,推廣技術、示范帶動,引進成果,提升發(fā)展等方面認真總結經驗,實現新突破。如山西、黑龍江、吉林、河南、甘肅等聯合推廣綠色農業(yè)技術成效明顯;九三學社中央與山東、河北共同實施的“亮康行動”,為貧困地區(qū)群眾實施免費白內障手術,效果好、影響大;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六省市對口幫扶貴州威寧,得到中央統戰(zhàn)部充分肯定;北京、河南、重慶、湖北、黑龍江、貴州共同開展的多黨合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項目成為上下聯動、共同合作的范例。
九三學社江蘇省委強化“全省一盤棋”、“省委機關為全省社務服務”理念,“省委是基層組織的省委、基層組織是省委的基層組織”觀念,有效形成了工作合力。據該省主委許仲梓介紹,他們著重從全省角度選擇方向、方式和方法,把握力度、廣度和深度,做到所有活動都有各級組織參與,工作經費由各級組織共同使用,同時強化基層組織之間交流與合作,使基層組織認識到他們的工作不是可有可無,而是關系全省工作大局;不是單打獨斗,而是密切配合;不是默默無聞,而是分享集體榮譽。他們開展的“百名專家進鄉(xiāng)村行動”,目前已在13個市建立25個“九三學社專家工作站”,發(fā)動社內專家近3000人次,推廣實用技術140余項。
九三學社山西省委主委劉滇生介紹,2010年5月,九三學社山西省委與河南省委首次開展以社會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晉豫合作”,每年輪流在二省召開一次社務工作經驗交流會議。目前已經舉辦兩次,并促成新的合作模式—九企合作,即九三學社山西省委推動山西大學與河南煤化集團在煤化工項目上的實質性的合作;與九三學社漯河市委開展農業(yè)領域合作;與九三學社吉林省委開展綠色農業(yè)合作,今年計劃在雙遼興隆鎮(zhèn)幫助建立從養(yǎng)殖-磨菇栽培-綠色精品農業(yè)的循環(huán)農業(yè)經濟模式;與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在蘋果、馬鈴薯種植方面合作,以先進農業(yè)科技推動當地農業(yè)發(fā)展。
思想宣傳打造全方位工作格局——
從某種意義上說,九三學社是靠宣傳起家的。當年毛澤東同志在重慶會見許德珩夫婦時,鼓勵他們把民主科學座談會辦成一個永久性政治組織。他說:“你們人數不少,既使人數少也不要緊,你們都是有影響的代表性人物,經常在報上發(fā)表文章,不是也能產生很大影響嗎?”毛主席的話對九三學社的成立以至走到今天起到了決定性影響。然而60多年過去了。宣傳工作格局和話語體系已經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模糊了時間與空間、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界限,打破了原有的言論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話語格局,深刻影響著公眾接收信息的習慣、思維方式及行為特點。民主黨派只有在思想觀念、工作機制、方法手段等方面把握這一趨勢,順應這一變化,才能贏得主動,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
九三學社中央宣傳部部長穆建民從力量整合、內容整合、平臺整合三個層面闡述了宣傳工作整合新思路。談到平臺整合時,他說,平臺解決的是宣傳媒介的問題。社內宣傳需要整合好社刊、社訊和社內網站,社外宣傳則要利用好社會媒體和新媒體的作用。首先,要加強社刊社訊的整合。目前,各省市級地方組織辦有社刊123種,但社刊目前僅限于各自組織內部的封閉循環(huán),尚未建立起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網刊協調的內部宣傳格局、尚未形成社的有形文化特質和輻射效應。其二,要加強社內網站的整合。目前,全社共建立網站75個,初步形成了九三學社網站群。但總體上講,僅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還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確、特色不突出、更新不及時、互動交流差、與社刊的有效分工和有機合作差等弱點。在此基礎上,應認真研究如何發(fā)揮九三學社網站群的集群優(yōu)勢,比如,開辟九三學社網上聯播,在適當時機同時推出同一宣傳專題,相互推介品牌欄目,相互轉載優(yōu)秀作品,甚或在LOGO設計、風格選擇、顏色搭配等方面逐漸靠攏,在九三學社有形組織文化的形成上做出努力。三是加強與社會媒體的整合。不僅要密切聯系平面媒體,還要加強與電臺電視臺的聯系;不僅要注重聯系傳統媒體,還要加強與大型新聞網站和知名商業(yè)網站、手機報等新興媒體的聯系;根據不同媒體的宣傳特點,整合不同宣傳內容和宣傳形式;努力開辟新渠道、形成立體宣傳聲勢。
九三學社中央研究室主任岳慶平認為,要發(fā)揮課題機制和社史研究中心的功能,調動各方面研究人員參與社史研究。課題是有效的研究組織方式,除了“九三學社人物叢書”,口述史、社史專題研究等都應采用這種方式;要制定課題形成和審批、中期檢查、結項評審制度,做到目標明確,擇優(yōu)選人,責任清晰,在保證課題完成質量和投入效益的同時,凝聚研究力量,引導研究發(fā)展。社史研究中心匯聚了一批有文史專業(yè)背景的研究人員,應充分調動研究員的積極性,把這支力量用好;實施“口述史與社史陳列館工程”。集中各省市組織的力量和資源,“因人找事、因事找人”,對我社許多年事已高的老領導、老前輩和旗幟性人物進行重點采訪,對我社重大歷史事件中的親歷者見證人進行重點采訪,并整理成文字稿,使社史更加生動、全面、真實。同時,由社中央與各省級組織合作,面向社內外征集有關社史實物、影像、圖片等史料,在此基礎上籌建社史陳列館,使之成為社史研究和宣傳教育的資料庫和平臺。
與會人員重點圍繞 “建設新型農村社區(qū)、推動新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和農業(yè)現代化”,“ 百名專家進鄉(xiāng)村入課堂下企業(yè)”,“社史陳列館和口述史”、“健全信息系統”等4個項目的整合,共同探討如何舉全社之力,形成有機合力,在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工作的廣度、深度上,從覆蓋面和社會影響上創(chuàng)出新品牌,以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實現各項工作躍上新臺階。(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