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選院士走了。他留給祖國和人類的有形遺產,是一套日臻完善的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套用一句古詞,稱“有漢字處就有王選(的成果)”,基本上沒有多少夸張的成分;而王選院士留給我們的無形遺產,還在不斷地盤點和挖掘之中,而且越來越呈現(xiàn)出驚人的“蘊藏量”和“含金量”。
有人提出“王選精神”的概念,并將其核心內涵歸納為“自主創(chuàng)新、振興中華”。這樣的歸納雖然看上去略顯抽象和空泛,但認真回顧王選院士的生平事跡,觀察其一生所走過的軌跡,“自主創(chuàng)新,振興中華”,確是對王選院士一生奮斗的軌跡與目標的準確概括。
王選這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秉承前輩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無私奉獻、精誠報國,已經成為一代中國知識精英的群體意志。無論是作為“工人階級的一員”,或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實踐者,科技知識分子一向都是共和國“英雄譜”上的重要一支;而作為王選個人,在同為科技精英的同儕之中,他選擇了既居于世界科技前沿,卻是中國一度之短項的計算機應用技術,邁上了一條光輝卻艱難的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在這樣的道路上投注熱情,并確定為一生的奮斗目標,既需要過人的自信和努力,同時也需要有振興中華的大理想作為精神依托?!白灾鲃?chuàng)新,振興中華”,路徑與目標在王選院士的人生道路上達到完美的統(tǒng)一。作為中國“漢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選院士在專業(yè)技術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在他離去之后,無論是同學、親人,還是學生、下屬,回憶起王選院士時,提及最多的是他的人品和情操。無私忘我、艱苦樸素、清醒謙遜、獎掖后進,而這一切優(yōu)秀品質,又都統(tǒng)攝在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博大情懷之中。作為科技知識精英,振興中華的具體落實,莫過于以自己掌握的技術知識,投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為中華民族的振興,發(fā)揮出最大的作用。而在改革開放20多年后的今天,經過20多年高速發(fā)展和積累,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必須在新的更高平臺上展開,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進步,是邁上新臺階的唯一路徑。資源紅利、環(huán)境紅利、勞動力紅利充分支付甚至透支之后,如果沒有科技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動力,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就可能出現(xiàn)遲緩甚至停滯。
“科學無國界”的口號并不算錯,因此華人科學家無論在哪里取得驕人成就,都被引為中國人的驕傲。但是,科學的服務對象卻有國界,尤其是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成為比自然資源更為有效和重要的資源時,科學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對核心技術資源的掌握,就更成為國家間發(fā)展競爭的最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因此,振興中華是自主創(chuàng)新的核心動力,自主創(chuàng)新則是振興中華的核心手段。坦白而言,到目前為止,中國在科技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中,堪與王選院士的激光照排技術相媲美的自主創(chuàng)新成就尚屬寥寥,在祖國未來的發(fā)展之路上,科技知識精英既擁有廣闊的施展空間,又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和重擔?!巴踹x精神”將成為自主創(chuàng)新之路上的后來者們最寶貴的精神資源之一。
(稿件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