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分別致信九三學社社員王恩多、褚君浩、汪忠鎬、童坦君等4人,祝賀他們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信中說,欣悉王恩多、褚君浩、汪忠鎬、童坦君等4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我謹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向你們表示最衷心的祝賀。信中高度評價了王恩多、褚君浩、汪忠鎬、童坦君等4人不畏艱難,甘于奉獻,勇于攻關的科學奉獻精神,肯定了他們在各自工作領域中取得的突出成就,并祝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取得豐碩成果,為提升我國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做出新貢獻。
王恩多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酶學、酶與核酸相互作用的研究,為我國該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突出貢獻。此次她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yī)學學部院士。
褚君浩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紅外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并在此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此次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
汪忠鎬是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yī)院教授、主任醫(yī)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為布加綜合征創(chuàng)建了多種術式并建立了全方位診治體系,為推動我國血管外科事業(yè)發(fā)展和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貢獻。此次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yī)學學部院士。
童坦君是北京大學醫(yī)學部教授,長期從事醫(yī)學基礎研究,并率先將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理念和技術引入我國老年醫(yī)學基礎研究領域,建立了用于衰老研究、檢驗藥物抗衰的評估細胞衰老定量指標體系。此次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yī)學學部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2005年增選名額限60名。經初選部門的推薦和院士推薦,共產生有效候選人295名。院士們經過充分討論、全面評審,最終選舉產生了51名新院士,其中數學物理學部8名,化學部9名,生命科學和醫(yī)學學部12名,地學部7名,信息技術科學部6名,技術科學部9名。 經過此次增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總人數為707人,平均年齡72.37歲(不含資深院士則為67.75歲),其中60歲(含)以下79人,占11.17%,50歲(含)以下29人,占4.1%。此次新當選院士的平均年齡是1991年院士增選工作制度化以來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