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嚴東生:科學和體育競賽本質上是一樣的


奧運會是個大舞臺,它讓所有人都能在這個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人生中多姿多彩的一面。北京奧運會更是讓那些常年埋首于實驗室、圖書館的科壇精英或多或少地改變他們固有的生活節(jié)奏。九三學社社員、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嚴東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年過九旬的嚴東生依然是那樣的儒雅親和,希望“通過科技奧運,在全社會,在廣大青少年當中,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特別是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

嚴東生自小就喜歡體育,也喜歡參與體育活動。1929年,他考進了北京一所教會學校——崇德中學。嚴東生在這所以嚴格著稱的學校里品學兼優(yōu)。崇德中學熱愛體育成風,學校有一個足球場和幾個墻球場。嚴東生十分喜歡運動,田徑、墻球、足球都是他課余活動的愛好。直到今天,他仍堅持不懈進行體育鍛煉。

嚴東生喜歡網(wǎng)球運動,并且網(wǎng)球打得好在科技界是有名的。嚴東生說:“清華有個習慣,不管多忙,一到下午5點左右,大家都去體育場鍛煉。清華當時時興打籃球,又稱‘斗牛’,不是我們現(xiàn)在的5人對5人的打全場,而是好多人,十幾個人對十幾個人打一場。清華有個室內游泳池,還有幾個網(wǎng)球場,師生們可游泳、打網(wǎng)球,還可練長跑。我在清華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運動習慣,后來到燕京也一樣,還是每天下午5點后就到運動場去鍛煉。冬天有時會在未名湖溜冰,春夏秋天就打網(wǎng)球。運動完了洗個澡,吃好晚飯后,再去晚自修。運動是我從中學到大學養(yǎng)成的習慣。”

1936年,我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就是在清華體育場訓練的。“當時我每天都興趣盎然地看他們的訓練。”當時的嚴東生心中就有一個夢想——以后中國強大了,一定會在我們祖國的土地上舉辦奧運會。1946年夏天,嚴東生進入美國紐約大學化學系,一年后獲得全額獎學金轉到伊利諾伊大學,專心從事無機材料研究,并攻讀博士學位。在美國的日子里,嚴東生的學習游刃有余。他還像在清華和燕京大學讀書時一樣分秒必爭。閱讀、研究、做實驗,每天“5點一線”——宿舍、化學樓、圖書館、體育館和餐廳成了固定的路線。嚴東生畢業(yè)以后,應系主任A.I.Andrews的邀請,繼續(xù)在伊利諾伊大學任博士后研究員,從事無機材料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同時,他也有比較好的經(jīng)濟條件,能夠看喜歡的美國橄欖球比賽。他會把整個中西部高校賽季學生票都買好,每場都看,“這樣比較便宜”。

1972年,嚴東生剛被“解放”不久,一位名叫甄德仁的老朋友——中學體育老師,就來找他打網(wǎng)球,“當時真是特別興奮和開心”。“文革”后,他第一次去美國,其他的什么都不帶,而是把美國網(wǎng)球公開賽的錄像帶回來,有空就欣賞。在擔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期間,他的工作極其繁忙,但每周打一兩次網(wǎng)球必不可少,也使他一直能保持著充沛的工作精力。前些年,他參加過華東地區(qū)的老年網(wǎng)球公開賽,獲老年組雙打名次,還擔任上海老年網(wǎng)球協(xié)會會長多年,至今還是名譽會長。

20歲到85歲,網(wǎng)球在嚴東生的生活中始終占據(jù)一席之地,成為他眉間跳動著年輕神韻的又一個秘密。“現(xiàn)在雖然不打網(wǎng)球了,但我還是喜歡看網(wǎng)球比賽。我是法網(wǎng)、溫網(wǎng)等各大網(wǎng)球比賽的忠實觀眾,前些天還在電視上收看溫網(wǎng)比賽呢。”嚴東生今年看溫網(wǎng)決賽納達爾PK費德勒特別過癮,看到午夜時由于下雨停賽,凌晨繼續(xù)比賽,他就在凌晨3點繼續(xù)欣賞。“這是最精彩的對決,納達爾年輕、有體力。”

這兩年,由于膝蓋受損,嚴東生用散步代替了打網(wǎng)球,每個星期都會去健身房兩次,走上20分鐘?,F(xiàn)在每天下午5點左右,嚴東生就會與夫人一起去小區(qū)的后花園里散步。由于年歲大了,嚴東生沒有去現(xiàn)場看比賽,但他會天天看電視轉播的比賽實況,“劉翔的110米跨欄,鄭潔、李娜的單打,鄭潔與晏紫的雙打,跳水,短跑都是我的最愛”。

“科學和體育競賽本質上是一樣的,想要作出成績,就要有信心和信念,并持之以恒地去做。”這是嚴東生對青年科技工作者語重心長的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