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盧柯:用行動證明“人比環(huán)境更重要”


2013年10月18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志,刊登了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盧柯領導的研究組關于納米層狀結構的論文,并在同期發(fā)表的評論中稱贊此研究成果“非同尋常”。

對于盧柯來說,這已不是第一次得到國際權威的認可。2000年,他在《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第一篇文章時,就被納米材料“鼻祖”葛萊特贊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十幾年過去,盧柯和中國納米材料學科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做科研,人比環(huán)境更重要”

盧柯身上有兩個繞不開的“標簽”,第一個是“超音速”:16歲上大學,30歲當博導,36歲出任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所長,38歲增選為中科院院士。2013年,48歲的他又成為“萬人計劃”首批杰出人才的6位人選之一。有人稱他為“天才科學家”,他卻相信上天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比起天賦,他更依仗嚴格的時間表和作息規(guī)律。

盧柯身上的另一個標簽則是“中國制造”,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一直在國內(nèi)接受教育的他是地地道道本土培養(yǎng)的科學家。盧柯并不缺少出國深造的機會,1988年碩士畢業(yè)時,金屬研究所就計劃送他去日本讀博士。彼時中國的科研條件、經(jīng)費等遠落后于日本,然而他決定留在金屬研究所讀博。

盧柯用行動證明了“人比環(huán)境更重要”。1990年,剛剛博士畢業(yè)的他在國際期刊上發(fā)表文章,提出制備納米晶體的新方法—非晶晶化法,成為當今國際納米材料的3種主要制備方法之一。

“在國內(nèi)外搞研究沒有區(qū)別”

2000年,盧柯發(fā)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幫他在材料科學的世界權威領域打開了一扇窗。2003年和2004年,《科學》雜志兩次刊登盧柯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2005年,《科學》總編輯邀請盧柯出任該雜志的評審編輯。

“我們中國人總要有人參與這種全球頂尖學術類雜志的活動”,盡管日常工作和科學研究把盧柯的時間表安排得滿滿的,他仍堅持做好這份工作。因為此前《科學》的評審編輯里沒有中國人,盧柯明白他代表的不是個人,還要代表一個國家在世界科學領域發(fā)出聲音。2010年年初,盧柯應邀為《科學》撰寫展望性文章《金屬的未來》,這表明他已躋身世界材料科學的頂尖科學家隊伍。

26年前,盧柯放棄去日本的學習機會,他認為“在國內(nèi)外搞研究沒有區(qū)別”。26年后,他已經(jīng)有足夠底氣宣布,“在納米金屬制備上我們這兒是世界上最好的”。

盧柯喜歡用兩句話勉勵自己的學生,一句是“游戲遠沒有結束”,另一句則是“沒有什么不可能。”比起花費大量時間在實驗上,盧柯更看重思考的力量,如今他也把這種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學生。他反復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做研究的興趣,對于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反而看得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