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

宜昌社員田海俊團隊研究成果在天文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發(fā)表


近日,九三學社宜昌市委委員、三峽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中心田海俊及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國家天文臺、北京大學等單位的聯合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正式在線發(fā)表。

據悉,恒星“蛇”(Stellar Snake)是2020年社員田??〔┦坷脷W空局蓋亞衛(wèi)星數據,在太陽鄰域發(fā)現的一巨型恒星結構,根據形狀而得名。該結構大小超過600光年,年齡大約為三千至四千萬年,屬于年輕星族,相關成果發(fā)表在另一國際權威期刊《天體物理學報》。

1. 恒星蛇在銀道坐標系中的整體結構,其中包括11個星團,顏色標示了成員星的距離,右邊的Part I為原恒星蛇的結構

社員田海俊為此次研究成果的通訊作者。他帶領團隊對恒星“蛇”的整體結構(如圖1所示)及性質進行了詳細分析,初步厘清了該結構的形成和演化歷史。研究表明:恒星蛇形成于太陽鄰域一纖維狀巨型分子云,其中的分子云核發(fā)生碎裂、收縮逐步形成恒星及星團;經過千萬年的演化,成員星周圍的氣體基本消散殆盡;局部區(qū)域可能經歷過大質量恒星死亡時超新星爆發(fā)引起的動力學擾動,導致局部區(qū)域呈現不同的動力學特征。擁有超過一萬多顆成員星,恒星“蛇”有望成為研究太陽鄰域同年代恒星形成、恒星物理、銀盤結構及環(huán)境演化等問題的理想實驗室。

此次研究成果成功發(fā)表,是對該團隊研究工作的肯定?!痘始姨煳膶W會月刊》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于1827年創(chuàng)辦、并委托牛津大學出版社刊發(fā)的國際頂級天文期刊之一,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創(chuàng)刊史,目前該期刊的影響因子為5.3,屬于自然指數收錄期刊。同時,該研究工作還得到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間望遠鏡(CSST)專項科學研究經費、國家自然基金以及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項目的支持。